點擊上方音頻收聽精彩節目
青春在線
青年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然而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青年人普遍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人際交往、情感、學業負擔、擇業就業等壓力,心理健康狀況問題已成為制約青年一代成長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青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提升青年人心理健康素養,特開設青年人心理健康專題欄目,邀請權威機構心理專家走進直播間,開設“心理小課堂”普及心理學知識,同時開通樹洞郵箱答疑解惑,通過廣播的傳播力,幫助青年人正確認識自我、關注自我心理健康,學會心理調適的基本技巧,化解心理危機,激發學習內在動力,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提高心理素質、完善人格,塑造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能量滿滿地迎接未來!
本節目由濰坊市廣播電視臺、濰坊市衛健委、濰坊市教育局聯合傾力打造。每周二、周六22:00FM89.9新聞廣播首播,同日23:00FM107交通廣播、FM88.1音樂廣播,次日12:00FM93.3經濟廣播重播。
本期嘉賓
孟亮亮,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山東第二醫科大學、濟寧醫學院講師,濰坊市總工會職工身心健康促進服務專家,濰坊市志愿服務宣講團成員。山東省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委會委員、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專委會委員、家庭治療專委會常務委員。第二屆濰坊市心理衛生協會秘書長,濰坊市預防醫學會心理危機干預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服務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從事精神科、心理科、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18年。
當下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伴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許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患上了心理疾病,而在這其中,有一種被稱為“心靈感冒”的疾病,正在悄無聲息地侵蝕著年輕一代,它就是抑郁癥。根據《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患抑郁癥人數9500萬,其中50%的抑郁癥患者為在校學生;從年齡分布來看,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占30.28%,18~24歲的患者占35.32%,25~30歲的患者占16.82%,31~40歲的患者占13%,41~50歲的患者占2.75%,50歲以上的患者占2.33%。從該組數據來看,我國抑郁癥患者的年齡呈現年輕化,且在校學生的占比相對較高。那么我們如何遠離“抑郁”呢?
一、抑郁癥有哪些具體表現?
1、早期表現:
情緒低落、睡眠和食欲改變、疲勞和缺乏精力、自我評價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
2、典型表現:
持續的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出現如頭痛等軀體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要區分抑郁情緒與抑郁癥。我們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都有可能經歷過抑郁情緒,也許是孩子因為升學難以適應環境,也許是你正經歷工作的挫折,也許你正不幸經歷生離死別,您都有可能感到痛苦、悲傷、郁郁寡歡,體驗到抑郁的情緒。通常情況下抑郁情緒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過程,持續時間短,隨時間流逝而自愈。如果一個人,抑郁情緒持續時間太長,并不能隨時間流逝而改善,他可能已經患上了抑郁癥。
二、怎么做就能遠離抑郁呢?
1.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規律作息時間和均衡飲食與適量、參加適度的體育鍛煉。
2.增強心理素質與應對能力,學習情緒調節技巧、培養積極心態和應對壓力的策略。
3.建立社會支持網絡,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系、參與社交活動和志愿工作,通過幫助他人,可以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4.學會放松和緩解壓力,尋找適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聽音樂、閱讀、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緩解壓力和放松身心。
學會說“不”和設置界限:有時候,我們無法避免所有的壓力和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學會拒絕不必要的壓力和要求,為自己設置界限,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5.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尋求專業心理咨詢是預防和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方法。通過與專業心理咨詢師進行交流和咨詢,可以獲得專業的建議和支持,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心理問題,降低抑郁的風險。
古語有云,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漫漫人生旅途中,
我們不僅享受成功的喜悅、收獲的美好,
也會遭遇失敗的傷痛、困難與挫折的煎熬。
面對人生路上種種艱難困苦,
難免會感到壓力重重,
甚至不堪重荷,產生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只要進行有效的疏導,
出現問題及時去醫院治療,
陽光一定會出現在風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