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山東省鹽堿地綜合利用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海報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山東通過成立領導小組,組建專家委員會,印發試點方案和實施意見,堅持“以種適地”同“以地適種”相結合,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科學治理,初步探索出一條具有山東特色的鹽堿地綜合利用之路,并計劃到2035年實現新增耕地24萬畝、改造提升鹽堿耕地410萬畝。
“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是拓展農業生產空間、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滕雙興開門見山,山東現有鹽堿地近900萬畝,改造利用潛力很大,是增產增收的“后備糧倉”,怎樣發揮好“后備糧倉”的作用,山東做了諸多探索。
2022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部委批復山東省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試點,試點在東營市具體實施,總規模17.98萬畝,可新增耕地3.48萬畝、改造提升鹽堿耕地11.59萬畝,年增產糧食7300萬斤。為規范試點項目實施,山東制定印發了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導則、驗收規程、后期管護利用辦法等3個指導性文件,強化先進技術集成,鼓勵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田”。目前,東營市40個試點片區已有33個開工建設,計劃新增耕地3.16萬畝、改造提升鹽堿耕地9.38萬畝,分別占試點總任務的91%、81%。
近年來,山東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化學、生物、農藝等措施,強化技術集成,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工程治理方面,通過土地平整、鋪設暗管等措施,切實增強中重度鹽堿地排鹽效果。比如,東營市墾利區在1.1萬畝試驗田中推行“封域雙層真空負壓阻控綜合技術”,上層洗鹽和下層控鹽“雙管齊下”,土壤含鹽量由16‰降至3‰。農藝改良方面,綜合采取有機培肥、間作套作等措施,提升鹽堿地改良治理效果。比如,黃三角農高區探索實施“小黑麥—甜高粱輪作”“燕麥—甜高粱輪作”等種植模式,凈收益可達1600-1775元/畝,較傳統“玉米—小麥輪作”增加52%-69%。生物改良方面,充分利用植物適鹽、吸鹽特性,以植物為載體實現鹽分移除目的。比如,壽光市國有機械林場推行“抽鹵曬鹽、降低水位、林鹽結合”模式,將林區地下水埋深由1米降至2米以上,表層土壤含鹽量由5‰降至1.5‰。
山東省還聚焦生物育種、產能提升、生態化利用等領域,加快構建自主創新體系,切實強化科技驅動力。落地了一批高能級平臺,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先后建設,創新引領作用更加凸顯,鹽堿地國創中心總部引進各類專家團隊108個,集聚科研人才1000余人。選育了一批優良品種,成立鹽堿地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篩選培育小麥、大豆、水稻、高粱等耐鹽堿新品種(系),推廣面積800萬畝,新增經濟效益2億元。比如,耐鹽堿大豆“齊黃34”畝產達302.6公斤,“濟麥60”在3.3‰鹽堿地平均畝產達到511.9公斤,多次打破中度鹽堿地小麥高產紀錄。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圍繞鹽堿地地力提升與培肥、高效生態共生系統構建等,推廣應用科研成果100余項。比如,“鹽堿地花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獲農業農村部糧油生產主推技術,在含鹽量2‰-3‰地塊上可增產20%-30%,農戶畝均增收350元以上。
與此同時,山東牢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多維立體利用鹽堿地,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做好特色農業大文章。堅持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漁則漁、宜林則林,深層次挖掘鹽堿地增產潛力。目前,全省涉及鹽堿地區域池塘養殖面積約200萬畝,水產養殖產量180萬噸,漁業產值超470億元,羅布麻、中國檉柳等強耐鹽堿植物種植面積發展到20萬畝。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對中小企業和農戶的帶動作用,加速推進產業模式由“單一產品”向“全產業鏈”轉變。比如,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立足鹽堿地小麥產業發展,在省內外建設優質小麥種植基地270萬畝,帶動35萬戶農民年增收5.1億元。強化品牌建設,培育黃河口大閘蟹、黃河口大米等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農產品品牌。其中,黃河口大閘蟹三屆蟬聯“中國十大名蟹”,成為鹽堿地產業融合發展的靚麗名片。
滕雙興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抓實東營國家試點項目建設,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2025年底高質量完成試點任務。加快編制全省總體規劃,同步制定鹽堿耕地治理、水資源保障等專項方案,強化頂層設計,優化區域布局,分區分類推動鹽堿地綜合利用。拓寬多元投融資渠道,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關鍵技術集成創新,保障鹽堿地綜合利用高效開展。堅持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探索不同類型的鹽堿地治理模式,為全國提供經驗借鑒。
編輯:李新花
審核:賈春毅、王驍龍、李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