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永旭 濰坊報道
濰坊依海而立,擁有豐富的鹵水資源和優越的海洋環境。5000年前,鹽圣夙沙氏在這里“煮海為鹽”,奠定了中國鹽業文化的歷史基礎。
如今,濰坊市依托資源稟賦,已經形成了以鹽化工、精細化工為代表的,較為完善的海洋化工產業體系。同時,也催生了眾多知名化工企業,比如曾經的羊口鹽場,作為山東海化集團的組成部分,成為全國海洋化工產業龍頭企業。
“海化集團將以發展海洋經濟為牽引,聚焦科技創新,突出海洋化工優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海鹵水淡化濃縮和工廠化制鹽鹵項目計劃年內開工。”10月19日,在由中國經營報社和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向海圖強 向海而興’濰坊渤海灣高質量發展對接洽談會”上, 山東海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化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永志信心十足地說。
鹵水資源是一個地質學概念,是指礦化度很高的水,通常存在于地表鹽湖或地下礦床中。
其實,我國的鹵水資源分布非常廣泛,在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渤海灣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洋鹵水資源。這些鹵水資源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提取各種鹽類、溴類和碘類化合物的重要來源。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海化集團依靠豐富的鹵水資源,通過先進的開采和提取技術,生產包括純堿、燒堿、溴素、工業鹽等多種鹽化工產品,其中純堿、原鹽、氯化鈣、兩鈉、溴素、氯化鎂6種產品產能位居全國前列。
“今年年初,‘一水八用’項目獲批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王永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一水八用”后,海(鹵)水的有用成分被“吃干榨盡”,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避免制溴廢液、制鹽母液外排對海域生態的影響,實現了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據他介紹,此前,海化集團已經將海(鹵)水“一水六用”循環體系做到成熟,被國家六部委確定為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目前,圍繞海(鹵)水淡化和新能源發電兩個新興產業,開始著力打造更為完善先進的“一水八用”循環經濟體系,以地下鹵水為主、海水為補充,積極探索海(鹵)水科學開發、梯次利用、步步增值,形成“資源—生產—產品—深加工”和“資源—生產—廢棄物—再利用”兩大循環流程,實現養殖、冷卻、提溴、納濾精制鹵水、制鹽、苦鹵化工、海(鹵)水淡化、新能源發電的“一水八用”。
此外,王永志還表示,“海化集團對鹵水的開發和綜合利用,也是濰坊土地鹽堿化治理的重要舉措。由于開發地下鹵水制鹽,阻止了鹽堿向地表擴滲,土壤不斷淡化,經過技術改良和作物種植,鹽堿地最終變成了宜耕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