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評論員 徐坤杰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
又是一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協會設定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題設定中對于“教育”和“研究”的重點強調,突出了博物館作為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
博物館作為培養好奇心、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充滿活力的教育中樞,正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人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認知。
我們從博物館中獲得的文化知識、美學啟發、歷史感受,都將不斷打開和重塑我們關于美好生活的感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色彩。
(一)
當下,“到博物館去”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博物館熱”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每每寒暑假、小長假或者周末,博物館里都人潮洶涌,熱鬧非凡。以今年“五一”博物館游客數據為例,2024年“五一”假期,全國6000多家博物館接待游客超5000萬人次,多地文博單位接待游客人數創歷年同期人數新高。其中,山東博物館在整個“五一”小長假累計接待觀眾達10.8萬人次。
實實在在的數據,凸顯出博物館受青睞的程度。
山東博物館禮運東方山東古代文明精粹特展,觀眾在參觀“登泰觀海”碑刻。
應當看到,“博物館熱”之所以持續升溫,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即人們在物質生活之外,開始對文化美學和精神生活有了更多需要和追求。
與此同時,人們帶著好奇、思考和探索,在博物館中重新打量、審視當下生活與傳統之間的關系,對博物館的感受和認知也越來越豐滿和立體。
我們欣喜于人們對博物館表現出的巨大熱情,更樂于見到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開啟博物館生活。
(二)
只是,“博物館熱”,然后呢?博物館到底是什么?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之后,博物館又如何更好地賦能我們的美好生活?
以上問題的指向就在于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問題,這關乎博物館功能的更充分發揮和釋放。
可以說,博物館是一個超級“連接者”和“賦能者”,回顧歷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設定,便能足以對此作出說明。
“博物館與環境”“博物館與建設社區”“博物館與青少年”“博物館與旅游”“博物館(記憶+創造力)=社會變革”“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等等,我們看到,幾乎任何一個我們關心的議題,博物館都可在其中發生作用。
山東博物館,兩名小朋友在觀看考古發掘現場視頻。
這足以說明,作為社會記憶器官,作為特殊的物理空間和文化空間,博物館不只有保護、收藏和展示的功能,還肩負著教育、研究、交流、傳播等重要的社會責任和文化使命。
而且,人們到博物館去,也絕不僅僅是停留和滿足于“到此一游”“走馬觀花”,在“打卡”之外,如何真正“乘興而來,滿載而歸”才是觀眾更加注重的游覽體驗。
我們看到,博物館功能的更好釋放與觀眾獲得更好的體驗,兩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三)
注重研究、做好研究,充分挖掘和闡釋好館藏文物資源,是博物館發揮好教育功能的最可靠路徑。
我們看到,當下有部分博物館還是只停留在展覽“物品”的層面,在文博資源的挖掘和闡釋上仍存在欠缺,加上很多觀眾在博物館游中不得要領,看了熱鬧,卻看不懂門道,導致很多博物館資源的教育價值得不到充分釋放,這些都與當下部分博物館研究能力尚薄弱有一定關系。
博物館是一個修復、保存、教育機構,為了肩負起這幾項功能,它首先應當是一個強大的研究機構,然后才能結合最新的展覽理念和技術,將研究成果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地展示出來。
研究能力的薄弱也體現在博物館的宣傳中,真正有效的宣傳并非只有對“鎮館之寶”的一味依賴,更重要的是,做好內容挖掘和闡釋,以優質展品、創造性講述和創新性展覽來吸引觀眾。
山東博物館禮運東方山東古代文明精粹特展,祭孔禮器,孔子博物館藏。
可見,博物館必須從展覽物品轉變為展覽理念、講述故事,并結合自身研究優勢和文化遺產資源優勢,在書本學習和學校學習之外,給人們提供一個與文物、藝術、歷史和知識相遇的博物館學習交流場景,以充分發揮和釋放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唯有如此,博物館里的大學問才能越來越輕盈地、越來越藝術地被表達出來,并傳遞給受眾,真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
對此,博物館正在作為,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進人們的生活。一方面,線下活動豐富多彩,包括專題展覽、流動博物館、文化講座、公益鑒定、文創發布等;另一方面,數字展覽、網絡直播、文博綜藝節目、文博知識網絡競答等線上特色活動,也在積極向不同觀眾群體提供全覆蓋、定制式的博物館文化服務。
而對于去博物館的人,也應當有這樣一種共識,即參觀博物館只是我們博物館生活中的一個環節,只有將參觀之前的好奇和知識準備、參觀之后的興趣和持續探索加進去,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精彩的博物館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