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開放的中國,才會成為現代化的中國”。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不斷探索中國特色對外開放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起點上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空間。
南海之濱深圳,人員車輛流動進出境總量占全國近半,貿易總額占全國十分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年產值超17億元。
東海之濱,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開工3個月來,建設進度已達到45%。
西部邊陲,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平均兩個小時要完成一列入境返程中歐班列的換裝,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從這里走向中亞、歐洲市場。
今天的中國,每一刻都在發生巨大改變。
回望75年前的中國一窮二白。貨物貿易規模在1950年時僅11.3億美元,到2023年已經躍升至5.9萬億美元,連續7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外匯儲備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也只有1億多美元,如今已經超過3萬多億美元,連續19年穩居世界第一。對外投資實現從零到千億美元的飛躍,如今,外商累計在華設立企業超過120萬家,雙向投資規模名列前茅。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了一系列對外開放重大戰略舉措的實施落地,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從設立自貿試驗區到建設自由貿易港,加大制度型開放力度;從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到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從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到數貿會,為全球搭建起共享、開放合作的國際平臺;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偉大倡議,以中國方案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趙忠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理論和實踐創新,確立開放發展新理念,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取得了全面進步,開放的層級躍升到制度型開放并穩步擴大,對外開放自信自主,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新時代對外開放推向新境界。
如今的中國,堅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開放活力日益迸發。
就在這個月,2024年全國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正式發布,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全部“清零”,服務業領域開放進一步擴大。海南自貿港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政策正式發布,“零關稅”范圍進一步擴大。如今,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初步建立,封關運作進入攻堅期。
與此同時,22個自貿試驗區構建起覆蓋東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陸、沿邊的改革開放新格局。
如今的中國,更加積極地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
主動降低關稅,關稅總水平降至7.3%,低于9.8%的入世承諾。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對外簽署的自貿協定由10個增加到22個。
開放,改變了中國,也造福了世界。
在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調度中心的大屏幕上,以重慶為坐標點,繪就了聯通世界的“大動脈”。如今的西部,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已覆蓋全球124個國家和地區的523個港口,中歐班列直達歐洲。“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全球已有超3/4的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縮短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允許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